在中医上,小脑萎缩往往与肾精亏虚、髓海不足、气血不能上荣于脑密切相关。肾主骨生髓,脑为髓之海,肾精亏虚则髓海失养,脑髓消缩,神明失用,导致平衡障碍、步态不稳、言语不清等症状。
小脑萎缩不仅影响运动协调功能,还可累及肝、肾、心等多脏腑功能,出现头晕耳鸣、腰膝酸软、心悸健忘等表现。
长期行动不便、语言表达障碍还会对患者心理造成严重影响,易产生焦虑、自卑、抑郁等情绪。
比如张先生,62岁,患病4年余,主要表现为行走不稳、言语含糊、双手精细动作困难,症状逐渐进展,严重影响生活自理能力,遂求治于中医。
刻诊:患者行走需扶持,步态蹒跚,言语迟缓不清,伴有头晕耳鸣、腰膝无力、记忆力减退。夜寐不安,易醒,纳可,二便调。
见患者面色无华,神情淡漠,舌质淡暗,苔薄白,脉沉细涩。
展开剩余52%辨证:患者年过六旬,肾气自半,精血亏虚,髓海失充,脑窍失养,故见脑萎缩诸症;肾精不足,清窍失养,故头晕耳鸣;腰为肾之府,肾虚故腰膝酸软;心血不足,神不守舍,故夜寐不安;
舌淡暗、脉沉细涩为肾虚血瘀之征。
综上所述,中医诊为痿证,属肾虚血瘀、髓海不足证。
于是,大夫为他开了一方:熟地黄,山茱萸,枸杞子,菟丝子,牛膝,杜仲,当归,川芎,赤芍,丹参,地龙,石菖蒲,远志,黄芪,龟甲胶。
结果如何呢?
患者服药1疗程后,头晕减轻,睡眠改善,步履较前稍稳。继续服用1疗程后,腰膝酸软好转,言语较前清晰,平衡能力有所提升。
守上方继续服用2疗程,行走稳定性明显提高,可独立短距离行走,言语表达改善,头晕耳鸣基本消失。
在原方基础上调整药物剂量,减少活血通络药物用量,适当加重填精补髓之品,如鹿角胶、紫河车等,以巩固疗效。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实力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